全省、全國動態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

2022-08-01 10:19:28

      日前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貫徹《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力爭部分領域標準化工作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到2035年具有云南特色的標準化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

關于貫徹《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

的實施意見

(2022年7月22日)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精神,全面加強標準化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樹牢“標準決定質量”的鮮明導向,優化標準化治理結構,增強標準化治理效能,提升標準化整體水平,為把我省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提供標準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實現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并重轉變,標準運用由產業與貿易為主向經濟社會全域轉變,標準化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力爭部分領域標準化工作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加強標準制定修訂。主導或參與制定修訂國際標準5項以上、國家標準20項以上、行業標準50項以上;新增地方標準300項以上,平均制定周期縮短至12個月以內;培育先進適用團體標準50項以上;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數量達到25000項以上。

     ——提升標準化水平。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標準研究成果的比率達到50%以上;評選企業標準“領跑者”30家以上,標準化創新貢獻獎30個以上;開展標準化研究項目50項以上,各級各類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50項以上。

     ——夯實標準化基礎。以專業標準化技術研究機構為基礎,建成輻射南亞東南亞的綜合性標準化研究機構;建成省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30個以上;力爭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落戶云南。

     到2035年,覆蓋全域、結構優化、技術合理的現代標準體系更加健全,具有云南特色的標準化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標準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二、主要任務

     (一)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

     1.加強關鍵技術領域標準研究。在區塊鏈、新能源、合金鋁、稀貴金屬材料、節能環保、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高端裝備制造、生命科學等領域,同步部署技術研發、標準研制與產業推廣,加快新技術產業化步伐。

     2.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建立重大科技項目與標準化工作聯動機制,推動先進適用的科技創新成果形成標準,對符合條件的重要技術標準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的評價機制和服務體系,加強標準制定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推動標準研制融入共性技術平臺建設,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步伐。

     (二)提升現代產業標準化水平

     3.支撐支柱產業發展壯大。圍繞構建產業體系,加快研制一批先進適用產業標準,完善支柱產業標準體系,推動部分領域關鍵標準領先于產業發展平均水平。

     4.助力打造“三張牌”優勢產業。推進綠色能源與綠色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做強“綠色能源牌”。聚焦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做特“綠色食品牌”。實施全域旅游標準化提升工程,推動健康產業與旅游、體育、文化、教育等產業融合發展,做優“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5.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實施高端裝備制造標準化強基工程,健全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標準,形成產業優化升級的標準群。開展新型基礎設施標準化行動,加快數字經濟領域標準研制,助力數字云南提質增效。實施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重點開展中藥材(民族藥)、生物制品、疫苗等標準研制,聚焦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研制一批應用帶動性強的先進標準,引領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6.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可控能力。實施標準化助力重點產業穩鏈工程,加快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標準研制,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充分發揮核心技術標準在產業協同、技術協作中的重要支撐作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三)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

     7.加強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支撐。參與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推動地區、行業、企業、產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標準實施。推進“云南省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平臺”涉及的能耗定額、能耗計量、在線監測等標準制定。加快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排放監測、報告等標準制定修訂。

     8.提升生態系統建設和保護標準水平。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標準化提升工程,加快污染防治、廢棄物處置等關鍵技術標準研制,開展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標準研制,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等生態修復標準研制。開展瀕危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標準化行動,支持珍稀瀕危和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及高黎貢山、哀牢山等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標準研制。

     9.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完善自然資源分類標準和調查監測規范研制,構建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登記、評價、評估、監測等系列標準,推進能源資源綠色勘查與開發標準化。

     10.筑牢綠色生產標準基礎。健全適度規模養殖、循環型生態農業、監測預警等綠色農業發展標準。加快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產品綠色設計、綠色包裝和綠色供應鏈、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標準制定修訂步伐。完善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運維和綠色社區、村莊建設標準。

     11.強化綠色消費標準引領。嚴格執行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制度。圍繞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綠色商場、綠色建筑等七大重點領域,構建節能節水、綠色采購、垃圾分類、制止餐飲浪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等綠色消費標準。

     (四)加快城鄉建設和社會建設標準化進程

     12.推進鄉村振興標準化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標準化行動,健全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完善鄉村建設及評價標準,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標準研制。分類推進度假休閑、民宿經濟、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民族特色村寨以及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市)、縣(市、區)和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等標準化建設。

     13.推動新型城鎮化標準化建設。開展城市標準化行動,加快城鎮老舊小區、老舊城區、老舊街區改造和城市生態修復、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風貌塑造等標準化建設。健全街區和公共設施配套標準,完善城鎮人居環境建設與質量評價標準。建立健全特色小鎮建設標準,推動新型城鎮化標準化建設。

     14.加快行政管理和社會治理標準化建設。推進行政管理、政務服務、政務公開、財政支出、智慧監管、法律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社會信用、政務信息等領域標準制定與推廣。開展信用信息采集與使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保障等領域標準研制。圍繞鄉村治理、平安建設、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開展社會治理標準化行動,推動社會治理標準化建設。

     15.加強公共安全標準化工作。實施公共安全標準化筑底工程,加快社會治安、反恐處突、智慧邊境、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防災減災救災標準的研制。健全疫情防控救治、婦幼保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生物安全風險防控等標準,提高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水平。

     16.推動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文體服務保障等方面,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工程。開展養老和家政服務標準化行動,完善職業教育、智慧社區、社區服務、物業服務等標準,加快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智能化養老服務標準體系。

     17.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完善政務服務標準體系和政務服務“好差評”標準,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實現全省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完善市場要素交易標準,促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圍繞營商環境評價等重點領域,加強標準制定和實施,支持創業創新。

     (五)提升標準化對外開放水平

     18.深化標準化交流合作。發揮中國標準在重點合作項目中的應用示范作用,依托對外援建、投資及工程等項目建設,推進云南同周邊國家在電力、交通、通信等方面標準共享與合作。開展建材、有色金屬、生物醫藥等產業和跨境旅游、跨境貿易、綠色金融、環境保護、衛生防疫等領域標準化對外交流合作。

     19.強化貿易便利化標準支撐。開展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領域標準比對。依托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加快推動內外貿易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有機銜接,推進同線同標同質。開展《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WTO/TBT)跟蹤研究,加大對出口企業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和咨詢服務力度。

     20.配合推動國內國際標準化協同發展。落實推動標準制度型開放要求,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參與標準制定。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國家標準化戰略和政策研究。參與標準國際化躍升工程,推動成立瀾滄江—湄公河區域國際合作標準化研究中心,促進中國標準與瀾湄區域國家標準互聯互通。

     (六)深化標準化改革創新

     21.優化標準供給結構。優化政府頒布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二元結構,大幅提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的比重。實施團體標準培優計劃,引導社會團體制定原創性、高質量標準。鼓勵企業將技術、專利、標準融合發展,增強技術先進企業的標準制定話語權。

     22.推動標準化運行機制創新。深入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支持領軍企業聯合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中小企業開展標準化合作。積極參與構建泛珠三角區域、赤水河流域、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標準體系。優化標準制定流程,加快標準升級迭代,提高標準質量水平。

     23.推動標準與質量基礎設施融合發展。以標準為牽引,統籌布局,推進質量基礎設施統一管理。強化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等一攬子服務和解決方案提供,推動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與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

     24.強化標準實施應用。建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政府采購、招投標等活動中采用先進標準機制,推進以標準為依據開展產業推進、行業管理和質量監管等。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完善對標達標工作機制,強化企業在標準實施中的主體作用,推動企業提升執行標準能力。

     25.加強標準制定和實施監督。健全覆蓋政府頒布標準制定實施全程的追溯、監督和糾錯機制,實現標準研制、實施和信息反饋閉環管理。深入實施團體標準、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將企業產品和服務符合標準情況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展標準質量和標準實施第三方評估,加強標準復審和維護更新。暢通標準實施舉報、投訴渠道,鼓勵社會公眾對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監督。

     (七)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

     26.提升標準化技術支撐水平。加快云南省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標準信息資源交換共享,推進標準資源數字化、智能化。完善專業標準化技術組織體系,支持各類組織積極承擔國家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支持優勢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積極申報建設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國家標準驗證點和國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

     27.大力發展標準化服務業。落實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高技術服務業發展政策,培育標準化服務業市場主體,支持標準化研究機構、社會團體、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升標準化服務能力。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支持第三方標準化服務機構開展標準研制、推廣實施、比對評價等服務工作。支持國內知名標準化服務機構落戶云南。

     28.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構建多層次從業人員標準化培訓體系,建立標準化人才職業能力評價和激勵機制,加大我省標準化人才培養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高層次標準化人才申報省級人才計劃。引導企業建立企業標準化總監和專員制度。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對標準化工作的全面領導。健全政府領導為召集人的標準化工作協調推進聯席會議制度,將標準化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將本實施意見主要任務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效銜接、同步推進,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二)強化保障措施。將標準化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標準化工作。完善標準化統計調查制度,將相關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建立實施評估機制,把相關結果作為改進標準化工作的重要依據。重大事項及時向省委、省政府請示報告。

     (三)營造良好氛圍。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利用世界標準和重要標準發布等活動,宣傳標準化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普及標準化知識,提升標準化意識,營造全社會學標準、用標準、守標準的良好氛圍。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Av